学校科技成果转化赋能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河口篇
“在中国石油大学(华东)专家教授的帮助下,长期困扰我们公司的钻井液处理剂技术难题迎刃而解。非常期待与学校开展更全面深入的合作,进一步提升公司技术实力,为整个行业的发展贡献力量。”谈及与学校近期顺利推进的合作项目,山东得顺源石油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王树永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近日,在东营市“产融百校”行动河口专场暨化工产业交流研讨会上,学校专家团队分别与山东得顺源石油科技有限公司、山东泰阳特种设备检测科技有限公司等单位签订了钻井液用纳米封堵剂研发项目和声发射非金属管道损伤检测技术研究项目的合作协议。校企合作项目的启动将有效推动相关技术成果加快落地,进一步提升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预计将产生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近年来,学校紧密围绕东营市河口区石油炼化、油田服务等特色产业发展需求,充分发挥自身在石油、化工等领域的学科和人才优势,积极拓展校地合作广度与深度。学校先后与胜利通海油田服务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海胜实业有限责任公司等企业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建设成果转移转化基地、人才培养基地和大学生实习实践基地;与东营华联石油化工厂有限公司、山东达维石油技术有限公司等企业联合共建重点实验室、技术创新中心,围绕劣质油综合利用、提高采收率助剂等关键核心技术持续攻关;为中海(东营)石化有限公司、山东富宇石化有限公司等企业提供技术支持,推动废酸综合利用、丙酮催化缩聚制异佛尔酮等项目实现落地投产。截至目前,学校已与河口区35家企业签订技术合同221项,合同总金额达8625万元;共建市级以上科技创新平台7个,承担各级科技计划项目26项,获得省部级以上科技奖励5项,科技服务能力不断增强,成果转化实效持续显现。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与河口区长期保持着紧密的合作关系,双方通过选派科技人才专员等形式,建立起高效顺畅的沟通对接机制。学校为本地企业在化工、能源、信息等多个领域提供了强有力的科技支撑,推动企业突破技术瓶颈,取得显著发展成效。”河口区科技局局长陈永锋表示。
当前,学校正深入推进“双轮驱动”发展战略,紧贴地方产业发展脉搏,持续强化校企协同创新,拓展科技成果转化路径,积极营造产教融合、科教融汇的新格局。一个个合作项目相继落地生根,持续彰显学校服务地方、赋能发展的责任与担当,为培育新质生产力、推动高质量发展注入澎湃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