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国家大学科技园东营园区全面深化与学校合作交流
为加强与学校的关联合作,服务学校高质量发展与校地协同创新,近日,国家大学科技园东营园区与学校深化合作交流,围绕基层治理创新科技成果转化高端人才共育重点平台共建校企协同研发五大领域实施专项行动,全面构建校地融合发展新格局。东营经开区党工委委员、中国石油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管理服务中心主任尹晓凤与学校国家大学科技园办公室主任陈勇等30余位大学科技园校地相关负责人通过联席研讨与专项对接,共绘高质量发展蓝图。
校地联席会议
在校地联席会议上,双方重点围绕科技成果转化和校地资源共享共创等深化合作。会议明确将依托东营中石大成果转化中心,搭建校企联动平台,通过教授团队驻企对接企业技术需求,加速15项技术成果产业化落地;双方还就区域技术转移中心规划建设事宜交换意见,拟完善校地信息互通机制,联合打造辐射区域的创新服务枢纽,整合园区公寓、众创空间等资源建设“师生之家”,为高层次创业团队提供科研、生活一体化支持,并计划引入学校专家教授团队参与省级创新创业大赛,推动人才链与产业链深度融合。
与学校教育发展中心对接交流
在基层治理创新方面,与学校教育发展中心共建基层治理培训基地强化理论+实践双轨教学模式,组建67人专业化教学团队,开发实务课程体系并试点订单式培训,着力打造社会治理人才培养新高地。科技成果转化领域,依托东营中石大成果转化中心搭建校企联动平台,通过教授团队驻企对接、创新服务枢纽建设等举措,加速技术成果产业化,并同步培育省级创新创业团队。
与学校人事处、化学化工学院对接交流
人才共育工程实现突破性创新,校企共建博士后科研工作站,首创联合招收-协同培育-双向赋能培养模式,通过校地联合培养与平台共享机制,为区域重点产业链培育输送高层次技术攻关人才。校企合作方面,东营海科创新研究院、山东岩芯能源技术有限公司、普仑环保科技有限公司等园区重点企业与学校地学院、化学化工学院、控制科学与工程学院、青岛软件学院等从高层次科研平台建设、人才培养、联合技术研发攻关等方面建立合作机制,整合高校人才智力优势资源与企业工程化能力,推动实验室成果向能源化工领域转化。校企协同研发则构建企业出题-高校解题-联合验证创新路径,成立学科交叉攻关小组,在油气勘探智能化、高端装备等领域共建创新平台。
专项校企技术对接
此次合作通过人才共育-平台共建-技术共生立体化生态构建,推动高校智力资源与地方产业需求精准对接。未来国家大学科技园东营园区将持续深化校地协同创新,为服务学校科技成果转化及区域创新驱动发展注入强劲动能。